close

    這二天聽聞新埔鎮農會在農民會議中開始討論並向農民推廣轉作種植咖啡,這個消息讓人很振奮,不過高興完回歸現實,因為就我所知新竹地區的農會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有足夠專業技術與能力去輔導咖啡農,原因很簡單,因為栽種咖啡有許多技術瓶頸,而且這些技術瓶頸是商業技術極機密等級,成功者不可能外傳,農會人員如若無法取得這些核心技術,要去推動這個產業只有紙上談兵,更不要說進一步輔導咖啡農。


    另外農委會農改場評估台灣栽種咖啡成本高,並不鼓勵農民栽種,相對的有關咖啡栽種與烘焙的技術研究文獻欠缺,咖啡農取得咖啡園的管理與精進烘焙的技術的文獻欠缺,間接造成民間各自百家爭鳴,各成門派,甚至有人主張咖啡農只要做好咖啡園管理與後製程序就好了,不要管烘焙與沖泡技術,讓咖啡農在各項作業程序最需要協助環節時懸在中空,形成空轉效應,無從辨識自己或他人的意見是否可作為修正依據?造成咖啡農產銷脫節,面對消費者的質疑無從進行咖啡栽植環境、後製程序、烘焙與沖泡技術一項項改進與提升,也造就台大王教授一開課就秒殺的奇特現象。


    面對這個世界二大飲品之ㄧ的咖啡的市場,真的讓非常多的台灣農夫與農會非常垂涎,尤其每年成長快速且高達數百億的咖啡市場看得到吃不到更讓農民氣結,一則台灣咖啡產量少,二則咖啡烘焙設備成本與技術水準讓人卻步,咖啡農要買一台動輒數十萬的1.2公斤以上的咖啡專業烘焙機少說要好幾年才練成有水準與穩定的烘焙技術,加上專業去皮機、脫殼機等設備成本,僱用人工的人事成本與資材成本更叫咖啡個體戶吃不消,僅靠台灣咖啡產銷回收設備成本動輒5年以上,無怪乎假的「台灣咖啡」盛行,也造就平價「商業咖啡」、「二合一咖啡」與「三合一咖啡」成為市場主流。


    不過還是很高興逐漸在新竹縣新埔地區有一些栽種咖啡的朋友可以互相交流與交換意見,甚至一些農夫品嘗新竹縣新埔地區咖啡後開始想整理荒廢許久的水梨園改栽植咖啡,而且不噴灑農藥,這對新埔地區環境生態來說是一件好事,希望未來新竹縣新埔地區咖啡農增加後,可以逐漸打出在地咖啡名聲與品牌,讓新竹在地喜愛咖啡者更有機會可以在新埔品嚐在地的好咖啡。


    不過提醒想在新竹地區栽種咖啡者,下列特殊氣候條件請特別要注意,以免血本無歸:


一、    九降風:新竹的九降風非常有名,可以吹出好吃的米粉、柿餅,但是這種季節交替期間的九降風動輒達到6級以上,卻讓咖啡樹很受傷,被吹倒或連根拔起是家常便飯。


二、    寒害:冬季的寒流讓新竹地區常必須面對低溫特報,咖啡很害怕寒流帶來的霜或雪,這會讓咖啡樹瞬間受傷甚至死亡。


三、    連綿冬雨:咖啡採收季節如遇到冬雨連綿不止,咖啡容易落果與發霉,後製程序很難處理,稍有不慎會讓你一整年的辛苦白忙。


四、    梅雨季節:咖啡開花期部分與梅雨季節重疊,讓咖啡開花後整體的授粉之結果率降低,產量自然也跟著降低。


五、    夏季旱災:新竹地區夏季午後雷陣雨較少,夏季缺水,最長紀錄曾連續4個月未下雨。


     以上是新竹地區才有的特殊氣候因素,沒在新竹地區管理咖啡園者很難體會與理解這些氣候到底會把你的咖啡園搞成什麼樣子,有時真的還得看天吃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元珍記咖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